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

The stock price of Tesla Motors Inc. will be $100~$150 after 2014 Q1 and 2014 Q2 report released.

美國時間星期三將會公佈Tesla Motors Inc. (TSLA)最新一季的財報。這間財務緊張但又受到無數讚美(甚至有人將Tesla比擬為Amazon)車廠的營運狀況如何,即將揭曉。

此次財報重要的資訊除了財務狀況外,我們一定要探究的是Tesla銷售狀況,觀察銷售的成長是否處於停滯的狀態。銷售狀況的重要性在於,我們可以看到Tesla現階段最大市場(北美)處於停滯狀態,甚至有萎縮跡象出現。

U.S.
2013 Q1: 4,900
2013 Q2: 5,150
2013 Q3: 4,500
2013 Q4: 4,000
Tesla2013 Q4總銷量約為6,900輛,扣除歐洲約2,900輛。

California
2013 Q1: 2,406
2013 Q2: 2,308
2013 Q3: 1,840

接下來看到歐洲,挪威與荷蘭是Tesla在歐洲的主要銷售地,第三季與第四季總共在挪威賣出了1,979 ; 而荷蘭於2013年也有1,195輛的銷售成績。但根據消息人士指出一月銷量,兩地分別僅有132輛與7輛(芬蘭政府提供四年約240萬台幣的稅務與補貼優惠給電動車主),假若銷售情況沒有好轉,今年第一季,兩地加總僅會有不到600輛的銷售成績,不及於挪威去年單一季的銷售數字。

綜上所述,假若此次財報揭露的第四季之北美與歐洲銷售數字沒有特別突出(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﷽,又或是2014之銷售目標為35,000輛(與目前產能650/週相同),可以預期的是車主對於Tesla的需求正在下降或僅保持穩定。
儘管今年Tesla成功進軍中國,可能為其銷售數字注入活水。但現今中國車主碰到的最大問題是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,家用充電10小時換來的僅有不到100公里的續航力,而續航力正是潛在車主購買電動車的最大障礙。因此現階段的Tesla很難在中國嘗到甜頭,更不用說中國本地電動車廠的競爭,以及相對保護國內產業的購車與稅務補助,勢必為Tesla的銷售成績抹上一層陰影。

市場對於Tesla追捧使其股價在一年內,從$38翻了五倍至$200大關,其250億美元的市值已是福特汽車(Ford, F)的一半,股價卻將Ford拋諸腦後。姑且不論Tesla的未來發展潛力是否較Ford強勁,但緊繃的財務狀況、不明朗的銷售狀況,再加上中國無法立即如Musk所望,成為與美國本土相當的海外市場。

縱上,是否接下來第一季與第二季財報出爐後,Tesla的股價會回到較為合理的$100~$150價位,我們拭目以待。

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

Tesla Motors在台灣製造的夢想,就像潑出去的水,“回不來了”,

不知道是記者亂寫,還是郭董亂講?
“鴻海如果取得特斯拉的電動車組裝訂單,產線將設在台灣。”

那我也來亂寫!

以下,開始:



Tesla Motors在台灣製造的夢想,就像潑出去的水,“回不來了”,

早先將產線自台灣移回美國製造,就是為了爭取美國政府的補助跟稅務優惠等等,對於一個前景不明又極度脆弱的 Tesla 而言,這正是當時的台灣政府甚至亞洲區政府政府無法提供的誘因。

Tesla 2013年前3季合併營收約為14億美金,但同時虧掉了5,800萬。僅管 Tesla 現今的股價($199.63)已在業界稱王,但一年2萬多輛的 Model S 還是無法發揮正常車廠該有的量產成本優勢,目前的銷量主要建立在技術愛好者、環境愛好者和政府補貼的基礎上。但受限於財務壓力以及生產成本,假若無法有效降低電池組成本,可預期的是TESLA將延後平價車款Gen III的上市時間,並以Model S與Model X兩款車作為銷售主力。

可遇見的將來是,Tesla將以降低成本與增加銷售量為營運兩大方向,姑且不論如何降低電池組成本,Musk未來增加銷量最直覺的方向就是冀望於中國頂級消費市場。然而,要價8萬美元的車款來到中國,車價卻因為運費、關稅種種原因飆升至16萬美元。

綜上所述,Tesla未來的組裝產線不會如報導所述在台灣,反之,只會設在中國以大幅降低運費與關稅成本。縱使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於中國設廠,會不會有機會來到台灣設廠?

很肯定的答案是,不會!縱觀亞洲區,日本才是次要選擇。

由於Tesla當年在台灣的時間僅獲得3件專利(還不是跟Tesla核心的電池組技術有關),若Tesla在台灣製造,勢必會面臨專利訴訟的風險 ; Tesla當然可以藉由買別人的專利來降低風險,但此舉卻會為緊繃的財務狀況更添不確定性。僅管台灣的專利訴訟成本不高,但因訴訟而導致的產線停擺、交期延後、甚至是公司聲譽的影響,將會是Tesla的營運風險之一。反觀日本,除了內需市場大於台灣外,較好的專利佈局外與先進的造車工藝,皆是Tesla設廠日本的正向因素,再加上中國反日情緒的緩和,都是使日本成為除了中國本土以外生產基地的因素,而這些都是台灣無法提供的。

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

2013年北美車輛產業回顧

booz&co. 所發佈的研究報告,藉由與75家不同公司的200位主管進行訪談,針對北美汽車產業2013年的研究中發現以下幾點:


(1)受訪者的信心提升,認為今年是汽車產業美好的一年,超過90%受訪者認為2013年較2012年好 ; 超過85%的受訪者認為獲利的成長會持續到2014年。雖然信心提升,但未來成長將放緩(由兩位數降至個位數)。



source: 2013 U.S. Automotive Industry Survey and Confidence Index



(2)替代能源的2020年預測滲透率由24%下修至20% ; 主因如下:首先是續航力的疑慮、再者為成本(包含購買與後續維護成本)、最後是基礎設施的缺乏。

(3)Hyundai/Kia與 VW/Audi 的市佔率最有可能上升。

    (4)先進的柴油引擎是最被看好的驅動系統

    source: 2013 U.S. Automotive Industry Survey and Confidence Index


    (5)車場應朝下列方向努力,包括:降低材料、營運與SG&A成本 ; 短期目標為開發聯網/智能汽車 ; 中長期目標為開發自動駕駛車輛。